(以上為原文章截圖)
中華時報/中華新聞通訊社訊 近年來,江西工程學院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牢記“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的教育理念,著力培養學生三個認同——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奮力實現三全育人新局面。
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 把牢政治導向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江西工程學院突出課堂育德主路線,教育廣大教師守好講臺主陣地,將立德樹人放在首要位置。學校重點要求思政課教師,要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要用豐厚的知識涵養引導學生,用客觀的縱橫比較說服學生,用真實的案例打動學生。
學校領導楊顯陽、胡涌、陳學軍等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走進課堂,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打造紅色宣傳陣地 浸潤學生心靈
江西工程學院以黨建文化為引領,努力營造全校園思政育人的濃郁氛圍,持續打造科技園校區立德園、社區思政VR實踐中心,天工校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九棟一站式社區服務中心、黨團活動中心等紅色文化陣地,走深走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學生的“三個認同”。同時學校對部分樓宇、道路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治標語、思政育人元素等,聚焦“事事、人人、時時、處處”,讓校園每個墻壁和每個角落都是思政“課堂”,讓紅色文化充分浸潤、涵養、熏陶師生的心靈,從而不斷壯大主流思想。
學校積極組建“五支隊伍”,深入開展進學院、進班級、進社區、進中小學、進企業等,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講黨的重大會議精神和創新理論等重要內容,指引教師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指引學生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截至目前,學校累計派出宣講團126人次,組織宣講37余場,現場宣講收聽7182人,其中宣講收聽黨員2000余人,覆蓋師生群眾2.6萬余人。
開展紅色實踐活動 增強師生認同感
江西工程學院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高度重視紅色實踐教育教學活動,利用紅色文化研學基地等開展體驗式、互動式、沉浸式多種教學形式,讓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互滲透。學校組織思政課教師開展“一線課堂”調研活動,聽一線故事、看一線變化、講一線感受,真正把一線的故事融入課堂。
學校組織部分師生分赴井岡山、羅坊會議紀念館、新余市仰天崗革命烈士陵園、九龍山花橋黨支部等地開展紅色革命教育。利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激勵廣大江工學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此之外,學校運用“課前唱紅歌,歌詞憶黨史,旋律頌黨恩”競賽、VR賦能思政課堂等現代新技術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的創新轉化,讓思政課“活起來”“動起來”,推動思政教育入腦入心,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閱覽鏈接:news-show-6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