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閱讀

【學院介紹特刊】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時間:2023-06-23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十大核心競爭力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前身是1997年江西渝州電子工業學院的電子信息工程系。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發展,學院不斷更新人才培養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教學科研、校企融合、學科競賽并駕齊驅,培養專業功底實、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創業能力優、人文素養高,并具備一定國際視野的工程一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一、學科專業建設成績顯著

    2019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榮獲江西省“雙一流”特色建設專業;2021年“電子信息應用創新課程教學團隊”獲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數字電路》、《電氣控制與PLC》立項校級線上精品課程;“數字電路”評為2022年江西省線上一流本科課程;“通信工程”專業獲批為江西工程學院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賽促學、產學研融通”電子信息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獲江西工程學院教學成果三等獎;通信工程教研室被評為2021年先進教研室;學院被授予2021年度“教學質量工程建設突出貢獻單位”稱號。

    二、師資隊伍建設卓有成效

    學院現有教職工76人,其中專任教師7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36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45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64.3%;雙師型教師28人,占專任教師比例40%。

    三、傳承“天工文化”學科競賽成績喜人

    學院秉承“三苦”賽事文化精神,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挑戰杯創意大賽、全國全省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全省機器人技能大賽,全國全省數學建模大賽,近年來共獲省級及以上獎項457個,其中獲江西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團體總分第一名18次,本科組獲團體總分第一名5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獲江西省“雙一流”首批特色建設專業。學院以“加強基礎、培養素質、突出實踐、面向工程”為專業辦學特色,并圍繞“一條主線、二個結合、三個互動、四年不斷線”的育人思路設置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實踐教學環節。

2022年江西省大學生電子專題設計大賽獲獎名單

    2021年我院吳怡露、陳黎莎、趙志焱、楊云榮獲第十一屆APMCM亞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二等獎。

    2022年5月,在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我院學生陳黎莎、楊云、趙志焱、吳怡露、章凱喜獲H獎(國際二等獎),陳欣獲S獎(國際三等獎)。

    2023年5月,我院學生許文淦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榮獲賽事的Meritorious Winner(國際一等獎)。

2022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獎名單

    2022年,我院在第十二屆MathorCup高校數學建模挑戰賽中繼續喜獲佳績,學生何承枰、許文淦、張登宇和譚義鵬榮獲全國一等獎,計淑奇、王帆、汪燕萍、謝志明、舒建宇、蔡亦然、雷志賢和路星榮獲全國二等獎。

部分獲獎證書




    四、學生考研錄取率穩步提升

    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夯實學科基礎,為學生提升學歷創造有利條件,考研錄取率逐年提升,為學院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科研項目轉化碩果累累

    近年來,學院以產業轉型升級為契機,以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為己任,積極推行“教研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積極推行賽事興院、科研強院,依托學院的機器人研究所、創客中心、創客空間等科研實訓主體,打通教學、實訓、科研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機器人研究所的帶領下,通過科研項目落地轉化,很好地實現了三者的有機融合,為培養能用、可用、好用的工程應用型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六、辦學條件不斷夯實

    學院擁有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以及先進的實驗實訓設備,先后共投入1200多萬元建設“電子技術實驗中心”、“通信技術實驗中心”和“電子信息技術創新實驗中心”

電子技術實驗中心

通信技術實驗中心

電子信息技術創新實驗中心

    七、就業體系完善,創業就業穩中有升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將就業創業工作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納入學院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為強化思想共識,整合有效資源,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我院成立了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分工明確,制定了畢業生就業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堅持推行就業工作領導體制,努力營造就業工作良好氛圍。堅持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增強畢業生就業適應性。堅持不斷完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服務水平。堅持對貧困家庭畢業生進行就業幫扶。

    2022屆本??飘厴I生就業率均達到95%。


    八、第二課堂育人成果豐碩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貼近學生工作,設立小電工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學黨史悟思想,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家電義務維修,廣大志愿者走進社區、走近群眾,在志愿者們的“巧手”下,一件件小家電“重獲新生”。也正是通過我院的志愿服務隊引導更多的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

    九、立德樹人成果錦上添花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充分發揮育人主體作用,加強思政理論課隊伍建設,大力落實課程思政育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嚴格落實黨的"三會一課”制度,做到了“三會”月月開,“黨課”季季講,過好黨的組織生活,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通過“三全”育人活動,我院涌現出了江西省“最美大學生”陳大軍、全國“優秀共青團員”葉晨、江西省“優秀共青團員”曾聰超、新余市“優秀共青團員”周銘等優秀代表。

    陳大軍,2019年江西省“最美大學生”。在校期間一直堅持做陽光助殘、鄰里守望為老服務、防艾禁毒、三下鄉支教等志愿公益活動共達200余次,服務時長達1200多小時。志愿服務事跡得到中華新聞網、中華公益網、江西教育網、中國江西網等近十個媒體的報道。

    葉晨,在嚴峻的疫情期間,不顧自己病重的身軀,依然奮戰在抗疫一線,生動地詮釋了江工學子在關鍵時刻的使命與擔當,2020年葉晨同學獲團中央頒發的“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


    曾聰超,2019年加入江西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2020學年擔任校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2019-2021年期間積極組織并參與各項校內外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青協成員在新余市內參與賽事、敬老、防疫、防艾、關愛特殊群體等領域的志愿服務活動,眾多志愿活動將當代大學生的風采結合志愿精神展現給身邊人,獲得新余市內領導及群眾的一致好評,2021年5月榮獲 “全省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周銘,在大學期間,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響應我校號召,積極投入家鄉志愿者工作,認真配合老師工作,服務本班同學,大一上學期加入江西工程學院校團委學生會,參加和籌備大小活動百余場,大二上學期擔任江西工程學院校團委學生會副主席,曾榮獲江西工程學院優秀共青團員,江西工程學院優秀共青團干部,新余市優秀共青團員,井岡山優秀學員等榮譽稱號。




    十、立足本土,紅色資源育人深入人心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為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促進黨史學習教育。多次組織黨員師生、入黨積極分子到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展紀念、參觀活動,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鑄牢理想信念之魂。








国产人妇三级视频在线观看_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99久久精品亚洲无码_h片在线观看播放网站